店員不會告訴你的超市「15個陷阱」! 知道了就可以省下「冤枉錢」!



(圖片翻攝自網路)


常逛超市的人,
一定知道買優酪乳、牛奶拿最裡面的。
或是收銀機附近有一些小東西在你等待時吸引你消費。
不過,超市的陷阱可不止這些啊!


繼續看下去...



在超市買的划算的小撇步

1.與視線平行的商品利潤高

超市商品擺放有一個共同原則:
你容易拿到手的永遠是商家最想賣的。
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潤較高
或者快過期的產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之間。
請記住,你只要踮踮腳或彎下腰,
就可能選到物美價廉的商品。

2.最想賣的東西放右邊

超市利用人們習慣用右手的習慣,
將最想推銷的、利潤較高的商品,
放在主購物通道或展櫃的右側。
所以,逛超市不妨多用左手拿貨。 

3.薄利多銷品「守住」入口

走進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價商品,
請保持冷靜,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
越是超市利潤較高或急於出手的商品。
人們總認為前面的貨物一般,
裡面還有更好的,所以往往越到最後買得越多。

4.新鮮商品擺最裡面

超市擺放牛奶、冷藏櫃食品時,
喜歡把最新鮮的產品擺在最裡面,每天逐漸更換。
如果你想購買出廠日期最近的,
那就把最裡面的商品掏出來。


5.蔬菜水果利潤最高

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陳列在中心位置,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心理學研究發現,
由於人類早期長時間居住在陰暗的洞穴裡,
因此對色彩繽紛的食物有一種本能的興奮,
購買欲容易被激發。
第二,大多數超市都將這個區域承包給供應商,
雖然價格比菜市場貴得多,但在超市也能賣出去。
另外,很多果蔬宣稱是「綠色有機產品」,
其實未必是真的。

6.價格「拆東牆補西牆」

超市使用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
將食品、日雜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定低一些,
讓你形成這家超市比較便宜的印象,
並且不自覺地以為所有東西都便宜。
然後,超市再將別的物品定較高的價,把損失彌補回來。

7.現烤現賣以「味」誘人

有些超市不具備現場製作食品的條件,
就會用特製的食品氣霧劑噴在空氣中。
因為食物的香味會刺激人體各種消化酶的分泌,
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食品的購買量。 

8.兒童的錢最好賺

最容易出現購買衝動的是孩子。
兒童的消費是非理性的,並且佔有欲很強,
可以在情緒上操縱父母。
正是利用這種消費心理,
超市裡有一套賺孩子錢的銷售策略:
第一就是精心佈置兒童產品展櫃。
第二則是在孩子必經之路放上誘人的食品。
第三則是把兒童產品擺在女性必需品的附近。

9.買一送一有陷阱

有些商家悄悄提高商品價格後再附送贈品;
也有許多超市常將快過期的商品與正品捆綁銷售,
消費者往往忽略它的生產日期。


10.特價區「渾水摸魚」

超市裡常常會搞促銷,
但有些促銷未必真的便宜。
比如,在特價區會混有一些原價的東西。
其實,很多特價商品並不超值。 

11.大包裝比小包裝更貴

很多消費者會有「買得多比買得少實惠」的慣性思維,
其實,很多商品的大包裝價格都比小包裝貴。
這種情況大多存在於休閒食品中,如飲料、薯片等。
而且這些商品的重量、價格往往都不是整數,
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費者一時也算不清到底哪種更划算。 

12.被切開的水果「來歷可疑」

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買多少,
這種銷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費者,其實來歷可疑。
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觀或變質等問題無法銷售,
一般的做法是化整為零,分裝銷售。
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員用刀把果蔬壞的部分切掉,
剩下的切成小塊,用保鮮膜包裝起來,
這樣看不出一點兒問題,
消費者買到的商品質量卻可能大打折扣。 

 13.利用燈光以「色」誘人

曖昧的燈光往往讓食品更嬌豔,
一般來說,肉類常用紅燈光,
麵包類常用黃燈光,海鮮類常用藍燈光。 


14.導購員大多拿回扣

一些影響力不大的品牌通常沒錢大量投放廣告,
質量也不出眾,所以利用人海戰術,
在超市內大量安置導購員,並給以高比例提成。

15.結帳是最後一道購物關

調查發現,被「困」在長長結帳隊伍中的人,
購買貨架上糖果、飲料的機率高百分之二十五。
收銀台邊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經濟實惠的小型零食。

原來超市商品中藏有這麼多小細節!

趕快分享給親朋好友以後別再上當了!








Previous
Next Post »